比赛网络报名:2023年2月1日-10月31日
资格审查及项目初审:2023年11月1日-11月10日
国内总决赛:2023年11月21日
全球总决赛:2023年12月
创新组:(科技成果转化或技术突破为主)
关注核心科技、关键技术、商业模式创新,自主研发可用于商业航天的创新技术或产品,或航天技术在各个领域延伸应用
创业组:(中小企业或团队为主)
聚焦航天全产业链中小企业创立发展,商业航天创业项目,以股权融资、企业形象和产品线整体推广为需求的初创企业或团队
产业组:(高校师生创新创业团队为主)
以用户单位根据产业需求和应用场景提出具体命题,参赛团队揭榜挂帅并提交对策,采用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来解决具体实际需求问题。
航天先进制造:以火箭、卫星、飞船等为代表的新型航天器总体、分系统、单机和器部件研制,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等
航天前沿应用:以太空旅游、星际通信、月球开发、太空采矿等为代表的未来空间应用;以通信、导航、遥感为代表的卫星新兴应用及地面设施设备制造和应用服务
衍生创新服务:航天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衍生创新服务,航天文化创意、航天文化旅游、航天科普研学、卫星融媒体等衍生创新服务
组委会将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根据统一评审规则,邀请评审委员会及专家委员会评审所有商业计划书,为创新组、创业组、产业组打分。
挑战赛决赛时间:2023年11月
赛制介绍 :现场采取5+2现场答辩模式进行,即参赛项目路演环节不超过5分钟,评委提问不超过2分钟,每个参赛团队或企业将接受5-9名评委评分,评委的平均分为参赛项目最终得分。项目评分现场进行公布,评审委员会在项目路演完成后进行打分,决赛依据最终评分决定不同组别前三甲,并颁发相应奖励。
比赛初审、决赛阶段的评委均从比赛评审专家库邀约,评委成员由专家委员会和评审委员会(院士、专家、高校、政府、投资机构)组成,专家委员会及评审委员会须对项目的科技创新性及商业模式有较高判断,投资机构需具备较丰富的投资管理实践经验,对航天领域有独到判断和深入了解,所有评委须同意未来太空创新挑战赛评委承诺书。
决赛采用线下路演答辩方式进行,决赛评分结果当场公布。
每名评委按照评分标准进行打分,以全体评委评分的加权平均分作为参赛企业的最终得分。
以参赛企业或团队最终得分排名作为晋级或淘汰的标准,若得分相同,由评委当场投票表决确定晋级企业。
评分标准及计算方法:总分100分,计入小数点后2位。
创业组评分项及分数如下:
评审要点 | 详细指标 | 评审内容 | 评分 |
商业计划书完整性 | – | 格式、内容、商业模式和发展规划 | 10.00 |
团队情况 | 团队构成 | 1考察团队成员的教育和工作背景、价值观念、擅长领域,成员的分工和业务互补情况 2 团队的组织架构、股权结构、人员配置以及激励制度合理性 | 10.00 |
股权设置及分配 | 股权分配的合理性;公司或团队的组织架构,人员配置安排科学性 | ||
商业性 | 行业调研 | 鼓励团队调查和实际操作验证,行成对项目的市场、技术等现状的合理判断 | 60.00 |
商业模式 | 完整的描述商业模式,测评其盈利能力推导过程的合理性 | ||
市场营销 | 营销策略完善且具有强的可行性与创新性 | ||
投资与财务 | 全面地分析企业或团队财务,资金需求性 | ||
创新性 | 创意来源与价值20.00 | 具有原始创意特点,以期解决实际问题 | 20.00 |
创新组评分项及分数如下:
评审要点 | 详细指标 | 评审内容 | 评分 |
商业计划书完整性 | – | 格式、内容、商业模式和发展规划 | 10.00 |
团队情况 | 团队构成 | 1考察团队成员的教育和工作背景、价值观念、擅长领域,成员的分工和业务互补情况 2 团队的组织架构、股权结构、人员配置以及激励制度合理性 | 10.00 |
股权设置及分配 | 股权分配的合理性;公司或团队的组织架构,人员配置安排科学性 | ||
创新性 | 创意来源 | 突出原始创意特点,以期解决现实问题 | 60.00 |
创新价值 | 借助最新科技技术、方法和思维寻求新突破,具有先进性和突破性 | ||
创新成果 | 是否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创新成果(专利、创新奖励、行业认可等) | ||
实际应用创新 | 在产品服务、管理运营、市场营销、工艺流程、应用场景等方面取得突破和创新 | ||
商业性 | 商业模式探索 | 项目市场容量及市场前景,发展战略和规模扩张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 20.00 |
产业组评分项及分数如下 :
评审要点 | 评审内容 | 分值 |
教育维度 | 1.项目应弘扬正确的价值观,体现家国情怀,恪守伦理规范,有助于培育创新创业精神。 2.项目符合将专业知识与产业实际问题有效结合,并转化为商业价值或社会价值,展现创新创业教育对创业者基本素养和认知的塑造力和提升创业者综合能力的效力。 3.项目充分体现团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体现项目成长对团队成员创新创业精神、意识、能力的锻炼和提升作用。 4.项目能充分体现院校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体现院校在项目的培育、孵化等方面的支持情况;体现多学科交叉、专创融合、产学研协同创新等模式在项目的产生与执行中的重要作用。 | 15.00 |
命题分析 | 1.全方位开展与所选命题相关的产业(行业)的产业规模、增长速度、竞争格局、产业趋势、产业政策以及市场的定位、特征、需求等方面的调研,形成一手资料。 2.系统、深入了解企业(机构)内外部环境情况,通过与企业对接,准确把握其实际需求与痛点,明确解决该命题所需的各类资源。 3.结合企业(机构)的产品、技术、模式、管理、制度等现实情况与本团队的创意、技术、方案、人才等实际情况,展开解题可行性和匹配度分析,为形成解决方案奠定基础。 | 15.00 |
创新维度 | 1.用于解决命题的创意、技术、方案、模式等的先进性情况。 2.团队基于科学严谨的创新过程,遵循创新规律,运用各类创新的理念和范式解决命题。 3.基于产业命题赛道开放创新的内在要求,促进企业(机构)将内外部资源有机整合,提高其创新效率的情况。 | 20.00 |
团队维度 | 1.团队的组成原则与过程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具有支撑解决命题的知识、技术和经验。 2.团队的组织构架、人员配置、分工协作、能力互补、专业结构的合理性情况。 3.团队与项目关系的真实性、紧密性情况,团队对项目的各项投入情况,团队与企业(机构)持续合作的可能性情况。 4.支撑项目发展的合作伙伴等外部资源的使用以及与项目关系的情况。 | 15.00 |
实现维度 | 1.解决命题过程的规划和工作进度安排合理,在各阶段工作目标清晰,难点明确,重点突出,并能兼顾目标与资源配置。 2.解决方案匹配企业(机构)命题要求,解决方案具备先进性、现实性、经济性、高完成度等特点。 3.命题解决方案是否解决企业(机构)命题中涉及的问题,以及为企业(机构)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潜力情况。 | 35.00 |